精彩小说尽在南麓小说!

首页全部小说都市小说›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

>

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

孟姜本尊 著

姜淮 孟姜本尊 都市小说

小说《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》是网络作者“孟姜本尊”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小说。以下是《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》内容概括:姜淮挥舞铲子,把土掀到渠边,转头看向四周。四周红旗招展,杆子上挂着的广播喇叭正在唱常香玉的花木兰。广播喇叭旁,有一条长长的红绸,上书:举旗抓纲齐动员,拼死拼活战旱塬。另一条红绸上写着:脱皮掉肉不怕苦,泰山压顶不低头...

来源:番茄小说   主角: 姜淮孟姜本尊   更新: 2022-12-15 17:17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网文大咖“孟姜本尊”大大的完结小说《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》,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都市小说,反转不断的剧情,以及主角姜淮孟姜本尊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,详情:404所的全称是中南省化工研究所隶属于省科学院,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研究所研究所里大多是单层的瓦房小院,一排一排,横平竖直姜淮所在的材料研究中心占地面积极大,前后共有六排瓦房,后面是一间极大的实验室刚进实验室,有人喊:“姜淮,帮我把AR纯试剂拿来”姜淮递了过去分析纯是化学试剂的纯度规格,属于二级品,分析纯标签为金光红,用于一般分析试验姜淮在实习阶段,不能独立做实验,做着搬料和清洗的工......

第1章 1975年,入秋

1975年,9月。

入秋已一月,小麦新收罢。

烧盆宋大队响应公社号召,组织民工挖渠引水。

这条渠从枢水河里引水,途经数个公社,灌溉面积将近十万亩。

姜淮挥舞铲子,把土掀到渠边,转头看向四周。

四周红旗招展,杆子上挂着的广播喇叭正在唱常香玉的花木兰。

广播喇叭旁,有一条长长的红绸,上书举旗抓纲齐动员,拼死拼活战旱塬。

另一条红绸上写着脱皮掉肉不怕苦,泰山压顶不低头。

不远处,还有铁姑娘团和铁娘子团的红旗飘扬。

民工们肩挑手扛,干得热火朝天。

几个民工见到姜淮停下来,以为他累了,笑着劝他“虽然先生教导过我们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。但你到底是读书人没多少力气,还是歇一下吧。

这是这个时代说话的特色,说话前必须先背诵一段,才能正式说话。

哪怕就是吵架打架,也必须先背诵,才能开始吵架。

如果善于运用的话,在吵架的时候能打得对手溃不成军。

姜淮笑着回答“先生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。我来替我爸上工是学习也是劳动。

姜淮是工农兵学员,72年9月上大学,学制三年。

毕业时,按照今年新执行的‘社来社去’原则,无法留在首都。

档案被分回中南省。

一到省里被地区404所抢走,成了研究员。

今天周日。

姜淮昨天夜里回到家,今天一早替父上工。

姜淮的父亲姜立新拄着拐杖领着妻子过来“小淮,累了吧?

“不累!姜淮从水渠里跳上来,接过妈妈肩上的担子,“今天大队做得啥好吃的?

姜淮穿着一件无袖褂子。

一双眼睛深邃,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。

姜淮妈身子微蹲,把担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,微笑着回答“今天是杂粮掺白面饼子、滚蛋汤,香着呢。

好几个烧盆宋大队的人围过来“有滚蛋汤呀?我说这么香呢。姜会计,今天大队破费了啊。

姜淮父亲就是会计,闻言笑“你们卖力干活给咱们大队挖渠,大队不能亏了你们呐。

滚蛋汤就是鸡蛋汤,因为是宴席最后一道菜,上完就可以散席,附近的人都称其为滚蛋汤。

姜淮拿出碗,先问爸爸“你们吃了吗?

“吃过了。姜淮爸点头回答。

姜淮找了一块石头,先扶着父亲在石头上坐定,手在裤子上擦擦,一手端汤一手拿饼。

一边吃一边和父亲说话“家里都好吧。

姜立新回答“你弟和你妹带着粮食和粮票去你姥爷家去了,也给你姥爷家改善一下生活。他俩不肯走,闹腾着要来找你,说要和你道声别才肯去,我一脚踹走了。

姜立新在51年援朝时没了一条腿,分配工作时发挥风格,主动要求回到烧盆宋大队不给国家增加负担。

回到大队,就一直担任会计的职务。

性格刚正不阿。

姜淮嗯了一声,抬头看着渠,眼神中带着愁思。

姜立新问他“你愁啥呢?

姜淮叹了口气,“在愁今年的洪水!

提起今年八月的洪水,姜立新立时想起广播里听到的死亡人数,心头泛起一丝恐惧,又有些不解,“这洪水是从哪来的?

姜淮找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不标准的地图,用气候知识和父亲解释“所有的雨水,都是气候变化生成的。

“夏季风四月底五月初从东南部沿海登陆,与冬季风相遇形成锋面,锋面附近形成雨带。然后途经长江流域形成六月的梅雨,七月中旬到达黄河流域再至东北地区。如果你关注广播上的各省降雨情况,就可以分析出,各省降雨就按着这样的时间段降雨的。

姜立新噗地一下笑了“我不懂这个,我只知道要看七月十五。七月十五定旱涝,八月十五定收成。老话还说了,八月初八落雨,八个月无焦土。八月初八雨盈盈,来年四月满田埂。

这话题就扯远了,从洪水一下子扯到了农事上。

反正是父子闲聊天,姜淮也不往回拉话头,只是笑着“古话也说了,有旱必有涝。所以我们烧盆宋不仅要抗旱,还得抗涝。

虽然下意识的想反驳姜淮,但想到姜淮上过大学,又在404所做研究员,肯定懂得比自己多,姜立新把所有反驳的话收回腹中

“我回去和支书商量一下。

姜淮把剩下的汤喝完“我去干活了。

见姜淮走了,在旁边吃饭喝汤的一个社员挪过来“姜会计,你儿子真厉害,我都听不懂。

“小孩子不懂事,瞎说呢。姜立新哈哈大笑,脸上的骄傲之色藏都藏不住。

“咋会瞎说,很有道理呢。庄稼人轻易不出门,和社会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广播。

广播上说得都没姜淮深奥,社员是真心敬佩。

社员又问姜立新“下一届工农兵学员啥时招啊?咱们烧盆宋大队有推荐名额没有?

“每年都有名额的!你家孩子想上学,只管到我这里报名。姜立新很是爽利的答应。

“可是,得考试呐。我家小子,估计考不上……社员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。

“那还不赶紧去上课?姜立新低声骂他,“咱们穷苦百姓以前哪有上学的机会,现在给了这个机会,你不好好把握住,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。我听小淮说过,他大学同学里还有三十多岁的人呢。

“三十多也可以上大学?社员吸溜了一口滚蛋汤,着实羡慕了,“那姜会计你看能推荐我不能?

“你大字不识几个,推荐你做啥?姜立新笑骂他。

旁边一个社员也凑过来“我倒是想让我家小子去,但是我家小子还在上小学呢。

姜立新转头一笑“有初中文化水平,两年劳动经历……说到这里,我觉得你闺女倒是可以呢。到时我做推荐人,再经过文化课和数学课的考试,应该能上大学的。

“就是有一点不好,工农兵学员是盲分配,不知道要分配到哪个学校去更不知道要学什么专业。就像我家小淮,当初以为会分到省内大学,结果去了首都。

“你家小淮是因为入学前救了两个落水儿童上了报纸,所以才被首都那边指名要走。社员又想起自家女儿,摇头,“上了学,心就野了!还是找个婆家就好。

“重男轻女要不得,将来你闺女学个护士医生,你一家人都能受益。劝了半天,眼见社员还是摇头,姜立新气得不理他了。

下午五点,姜淮看了看天色,决定走了“我趁着夜色回去,不耽误明天上班。

“行!姜立新早就把给姜淮的东西准备好了,用一个大包袱装着,“带着。

依依不舍地和父母分别,姜淮踏上回城的道路。

从烧盆宋大队到兴利地区,要先去县城坐车,车票三分钱。

连等车再加上中途拉客,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。

走路的话,四五个小时。

姜淮为了省钱,选择走路。

姜淮眼前再次跳出了一行熟悉的字【你正在申请添加好友】

这行字旁边,还有一个包裹状的标志。

走了一段路,姜淮拿出罐头水瓶喝了几口水,又拿出姜妈给他准备的饼。

吃了几口饼后,看到眼前那行闪烁的字,鬼使神差的把包袱里的一块饼朝着那个包裹状的标志点去。

这行字从他上小学时,就一直存在。

他好奇过,也点过,却没有半点反应。

可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出乎意料,饼刚放到包裹标志上就消失了。

姜淮愣了“出了什么事?

又等了一会,那行字依旧闪烁着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。

眼见天色渐晚,姜淮决定不再等了。

继续向前走。

一直到月上中天,才走到地区。

到404所,和看门的大爷打声招呼,进了宿舍。

洗了脸和脚,倒在床上,一秒进入睡眠。

早上,阳光洒落南窗。

姜淮睁开眼,先伸了下懒腰。

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叮叮轻响

【姜宇郝已添加你为好友,你们可以开始聊天了】

“……?????

《人在75,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》资讯列表: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